现代社会教育儿童当今社会儿童观
#100个理想的家#
儿童是人
儿童是人,不是没有感觉的物品。在教育中把儿童当物看的现象并非少见,比如把儿童看成可以盛装任何物品的容器,认为可以向其灌输任何知识;把儿童看成会遵守一切命令的机器;把儿童当做出气筒殴打体罚……尊重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尊严和权利,是我们培养儿童的前提。
儿童是“社会的人”
儿童生活在社会之中,必将成为“社会的一员”。因此学前教育也将培养儿童的社会化作为任务之一。所谓培养儿童的社会化,就是要让儿童从小接触社会生活,了解和认识社会,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并为社会服务的各种能力。具体做法包括鼓励儿童从小与人交往、引导儿童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等。
儿童不等同于缩小的人
把儿童当做体积小点的成人一样对待,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现象并不少见。例如,要求儿童像成人那样把全部时间用于读书学习、参加各种兴趣班,不让儿童玩,这完全超出了儿童的身心负荷。
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另一种表现是: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的兴趣和爱好。比如,儿童饶有兴趣地在地上水坑里划纸船,可教师想的是脏水打湿了裤鞋怎么办,于是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孩子认错且保证不再犯。这种扼杀儿童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行为多么可怕!
儿童是发展中的人
儿童在不断成长发展之中,他们年龄小,知识少,身心发育尚不完善,加之经验不足,常常出于良好的动机却办坏了事,所以说失误和犯错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儿童须耐心、细心、精心,持之以恒,不可急于求成,不可求全责备。看待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时,重在动机,而不是结果。
儿童是独一无二的人
正如世界上找不出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,也找不出一模一样的两个儿童。婴儿一出生就印下了自己的个性标志,加之后天所受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,差异就更加显著。教师的任务是充分认识儿童的特质,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培养。因为祖国未来的建设需要有各式各样的人才,他们应当具有不同的素质、特长和个性。
儿童是独立的人
儿童脱离母体后,便以独立的人的形式存在着,尽管他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父母的照顾。然而成人常忽视了儿童独立人格的存在。例如,对儿童采用“包办制”。在这种保护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儿童,独立人格意识和生活处理能力之差可想而知。
儿童是时代的人
儿童有明显的时代特征。当今的儿童表现出与过去的儿童明显不同的时代特征:知识更多样,眼界更开阔,法制观念大大增强,对金钱的认识也更加丰富。因此,教师不能用旧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去要求当今的儿童,不能用自己童年所养成的行为规范不加分析地去规范儿童,而应当从时代背景出发,辩证看待儿童的表现,并加以指导和帮助。
儿童是有价值的人,也是学习的对象
儿童具有许多优点,例如不世故、对新生事物敏感、学习新知识快、对人对事真诚直率等,这都是一些成年人所不及的,也是教师应该学习的。所谓教育者必须先接受教育,就是这个道理。
- 2025-07-03好消息中药名方六一散外用可预防儿童痱子育
- 2025-07-03老人如何才能安全度夏
- 2025-07-03甲醛中毒事故案例有哪些甲醛的危害是什么
- 2025-07-03导致腰背疼痛的原因有哪些男性保健
- 2025-07-03冬至前后进补你选择哪种方式
- 2025-07-03考生备考警惕三大疾病
- 2025-07-03什么时间做瑜伽好教你练习瑜伽的正确方法
- 2025-07-03警惕身体三角区出现的问题
- 2025-07-03揭秘四君子汤的功效
- 2025-07-03哑铃锻炼方法哑铃如何锻炼胸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