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> 资讯 >> 国民素质

岛津维修费比芯片更棘手的行业中国企业造不

2024-05-11 来源:大蕉资讯

比芯片垄断更严重的产业,国产全军覆没!中国高端仪器制造业该何去何从?都说芯片是信息的载体,是信息时代的核心,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,所以芯片受制于人的情况也就格外的受到国内的关注。但是在芯片之外,其实还有一个关键行业,被国外垄断的情况比芯片产业还要严重的多,那就是高端科研仪器设备。

高端科研设备资金需求高 搞科研是个烧钱的活计,而烧钱的大头就是高端科研设备,如果本国能生产还好,至少还有的谈,要是自己不能生产,全靠进口的话,那就憋屈了。而高端科研仪器的生产并不简单,特别是在科学高度发展、对辅助科研仪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现在,科研仪器的生产也成了一门学问,有专门的公司负责。不巧,我国在这方面就是纯粹的进口国,对我国科研现状略有了解的朋友,应该都知道我国实验室中那些设备大多是从国外耗费巨资引进的,特别是高端。可以说,只要是高端设备,那绝对就是进口的,区别只是从哪个国家进口罢了。

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纠纷为此,有人直言,离开了外国的高端设备,中国的科研就会停摆。这话说得不客气,但道出了实情。这么多年来,因为占据了垄断地位,外国仪器商向中国买家高价卖仪器、收取高额维修费的事就没少过。还记得2018年的时候,北大一台核磁共振设备出了故障,让仪器商布鲁克公司派人来维修,结果布鲁克的人还没来,先索要二十多万美元的维修费用。这种事也不是发生了一次两次了,北大忍无可忍,决定终止和布鲁克的合作,并且在业内掀起了声讨的浪潮。当时媒体报道过这件事,闹出的风波不小。最后布鲁克坐下来和北大商谈,才挽回了中国市场。这仅仅是中国买家和外国仪器商无数次纠纷中的一件而已,外国公司占据垄断地位,当然想要物以稀为贵,但是买家也不想挨宰,于是就出现了斗争。但是不管怎么斗争,外国仪器商的强势地位是不会改变的,除非中国自己能够制造高端科研设备,甚至比国外的还好。

全球顶尖的仪器设备 科学仪器也被称为实验室仪器,在高端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的作用。2018年,我国用于科学仪器进口的资金为512.7亿美元,这是我国进口的第三大商品,仅次于芯片和石油。科学仪器有着广泛的应用,但具体到高端仪器上,其实市场并不大。全球仪器制造前八大企业掌握了全球最顶尖的仪器设备,但是他们的销售额加起来都不如一家中国房地产企业高。高端仪器制造投入大,门槛高,得到的收益却比不上别的行业,所以在中国没什么私人肯投资这行。全球第一的仪器企业是美国的赛默飞世尔科技,2019年净利润不到37亿美元,第二名也是美国企业,叫丹纳赫,净利润30亿美元,接下来的是一家日本企业,叫岛津,是家百年老店,净利润还不到3亿美元。后面的没有一家超过10亿美元的。

中国高端科研仪器设备发展在中国搞仪器,那真的是情怀。过去20年间,中国的热钱基本都涌向了房地产和互联网,而全球的仪器厂商之间则兴起一股并购之风,20年间发生了数百次并购,结果就是强的更强,弱的更弱,两极分化明显,最先进的技术和仪器都向上集中,行业垄断态势明显加强。仪器行业本来门槛就高,经过并购之后,彻底变成了一个研发周期长、技术壁垒高的行业。中国现在大约有数千家厂商在做仪器,但是产值几乎没有超过一千万的,有一个算一个,做的都是低端产业,全球科学仪器前20,没有一家中国企业。中国在科研仪器上的落后,更助长了外国科研仪器厂商的气焰。

其实中国的科研仪器起步并不晚,我们49年建国,50年代就开始发展科学仪器制造了,科学仪器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,所以国家也特别重视科学仪器的发展,专门成立了仪表总局,负责各类仪器设备的开发。在国家的重视下,58年我国就有了透射电镜,可以看清原子级图像。在80年代初,国产的透射电镜一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。早在50年末,苏联援建的北京分析仪器厂生产过几十台质谱计,比国外申请专利的时间还早。80年代是中国科学仪器发展的巅峰,从那以后就走起了下坡路。究其原因,不外乎是改革开放之后,国企变私企,仪器厂投入大,又不赚钱,私人老板当然不愿意继续干这行了。

80年代到新世纪初,传统科研体系崩溃,新的科研体系还未建立,外资又大量进入中国,来势汹汹,外国货质量更好,更先进,自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,很大一批人抱着“造不如买,买不如租”的思想,举双手欢迎外国仪器进入中国市场,可谓配合到了极点。在这股浪潮中,许多国有仪器厂纷纷被外资收购,中国仪器产业节节败退,50年代到880年代积攒的那点儿家底迅速耗尽。

行业形势如此严峻,自然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重视,95年,我国20多位院士上书,反应国产仪器研究陷入停顿的状况,得到了国家的重视。进入新世纪以后,国家也出台了一些对仪器产业的扶持政策,成立了几个项目,可见,想要发展本国的仪器产业,必须要有一场大变革才行。本期内容就到此结束,我们下期再见。

海外就医服务中介

妥卡替尼

海外就医中介收费

境外医疗服务中介